风险预警 - 风险预警 - 安徽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技术中心
今天是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风险预警

婴幼儿服装常见缺陷及消费安全知识

发布日期:2024-04-28 浏览次数:54

   近期,某婴幼儿服装生产企业向某省市场监管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召回其生产的纽扣等附件抗拉强力不足、头颈部和背部有绳带且绳带有立体装饰物,可能危及婴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服装,这是2021年以来某省第二批缺陷婴幼儿服装的召回活动。


婴幼儿服装概述

   婴幼儿服装是指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的服装。因婴幼儿皮肤娇嫩敏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伤害。同时活动较多,出汗多,皮脂腺分泌多,有害物质易通过皮肤侵袭婴幼儿。因此,婴幼儿的衣服选择至关重要,天然材质、透气效果好、款式宽松、无刺激作用的婴幼儿服装可避免皮肤感染;绳带、纽扣等附件安全牢固、无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的婴幼儿服装,可避免发生其他意外伤害,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婴幼儿服装多种多样:按年龄段可分为新生儿服装、婴儿服装、幼儿服装三种。

   按款式可分为连体衣、分体衣和外套;按材质可分为纯棉、棉麻和竹纤维;按功能可分为日常装、睡衣和外出服。

   服装质量安全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和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分别对婴幼儿服装材质、附件、装饰物、甲醛、重金属、色牢度等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查中也把婴幼儿服装作为抽查的重点产品。目前,婴幼儿服装质量总体状况良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大多数生产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品质,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也有个别企业一味追求利润,降低成本,在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致使劣质原料流入生产线;有的企业仅在款式设计和颜色鲜亮上做文章,而忽视了服装附件的安全性能要求;有的企业出厂检验能力受限,员工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安全警示标识不规范,给广大婴幼儿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婴幼儿服装常见缺陷及危害

 (1)不适当添加装饰绳带或设计不合理

   绳带是以各种纺织或非纺织材料制成的、带有或不带有装饰物的绳索、拉带、带袢等。婴幼儿服装上的绳带应符合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1)头部和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2)肩带应是固定的、连续且无自由端的。肩带上的装饰性绳带不应有长度超过75mm的自由端或周长超过75mm的绳圈;  3)固定在腰部的绳带,从固着点伸出的长度不应超过360mm,且不应超出服装底边;4)短袖袖子平摊至最大尺寸时,袖口处绳带的伸出长度不应超过75mm;5)除腰带外,背部不应有绳带伸出或系着;6)长袖袖口处的绳带扣紧时应完全置于服装内;7)长至臀围线以下的服装,底边处的绳带不应超出服装下边缘。长至脚踝处的服装,底边处的绳带应该完全置于服装内;8)除了上述要求外,服装平摊至最大尺寸时,伸出的绳带长度不应超过140mm;9)绳带的自由末端不允许打结或使用立体装饰物;10)两端固定且突出的绳圈的周长不应超过75mm;平贴在服装上的绳圈(例如串带)其两固定端的长度不超过75mm。

   在头部和颈部缝制或装饰了绳带,在肩部、背部、腰部、袖口、臀围等部位缝制或装饰绳带超过边缘部位、外露或超出规定长度,绳带的自由末端打结或使用立体装饰物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婴幼儿在行走、游戏、运动过程中发生机械安全性伤害,包括勾住、勒伤、缠绊、摔倒、局部性组织缺血或窒息等,威胁到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附件抗拉强力不足

   附件是指附着在服装上作为整体产品的一部分,起到连接、装饰、标识、调节尺寸等作用的小部件,常见的有钮扣、粘合扣、拉链、小珠子、蝴蝶结等装饰性或功能性附件。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纺织产品上,不宜使用≤3mm的附件,可能被婴幼儿抓起咬住的各类附件抗拉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附件最大尺寸>6mm时,抗拉强力应≥70N(N指力);附件最大尺寸为3~6mm时,附件抗拉强力应≥50N。小附件极有可能在婴幼儿穿着中或玩耍过程中拉拽脱落,被婴幼儿误食、误吞,导致婴幼儿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3)附件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锐利边缘及婴幼儿服装上残留金属针等锐利物

   婴幼儿服装上不允许使用和残留金属针等锐利物,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附件应不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婴幼儿的皮肤很娇嫩,饰件、铜扣、铁扣等物件的边缘不光滑,有快口或毛刺而形成的锐尖、锐边等容易划伤划破婴幼儿皮肤、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附件上的突出部或边缘如果尖硬,可能会直接划伤婴幼儿皮肤。

 (4)服装褪色

   色牢度主要包括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唾液色牢度等。

   色牢度不达标的服装,容易使染料在婴幼儿运动或吮吸衣角的过程中,从服装转移到婴幼儿皮肤上或口中。在细菌和生物的催化作用下,对于抵抗力弱的婴幼儿来说,可能成为病变的诱发因素,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5)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等超标

   一方面,一些婴幼儿服装上印刷的涂料印花或面料涂层中可能存在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和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另一方面,婴幼儿服装所使用的钮扣、拉链、铆钉、按钮、饰牌等金属辅助材料的涂层也可能重金属超标,容易被婴幼儿通过吮吸而吸收。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则会累积于人体的肝、骨骼、肾、心及脑中,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危害相对于尖锐划伤等物理伤害来说是慢性的,不易察觉且不可恢复。

 (6)阻燃性能差

   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婴幼儿服装的燃烧性能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的婴幼儿服装强制性标准中也对燃烧性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一般来讲,化学纤维比天然纤维更易燃,面料越薄越易燃,易燃的服装起不到阻燃作用,会造成婴幼儿受到伤害。


缺陷成因

 (1)主观上是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没有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生命线的理念

生产企业片面追求生产利润,一味降低产品成本。一线员工未完全掌握产品的执行标准和安全性能要求,业务培训舍不得投入,以会代训,存在掌握技能慢半拍的现象。

 (2)客观上是产品生产过程全链条质量管控不规范

   一是原料采购把关不严格。原料采购、入库验收等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致使劣质的服装面料和附件流入生产线。

   二是设计制作不规范。衣服的质量管控体系还不完善,关键环节控制不严格。款式设计仅注重新颖和美观程度,忽略了安全性能要求,缝制、装饰过程中未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存在简化工艺流程、凭经验缝制和装饰的现象。

   三是出厂检验把关不严格。出厂检验制度缺失,检验人员在成品入库时不能做到批批检验,分捡打包不能做到认真负责、严格筛选。


消费者选购安全知识

   消费者选购婴幼儿服装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商店购买,留存好购物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

 (1)看产品标签标识。看信息。产品标识应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成分及含量、洗涤方法、标准编号、质量等级、安全技术类别、合格证或说明书等;使用说明上应标注“婴幼儿字样”,不要选购无使用说明或使用说明信息不全的产品。

  看安全技术类别。安全技术类别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的,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最基本要求。婴幼儿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选购时应特别留意产品有无标明安全技术类别,是否与产品本身相符。

  看洗涤说明。婴幼儿服装产品标识上应注明“不可干洗”,因为干洗后的残留物可能影响会婴幼儿身体健康。

看标签位置。婴幼儿贴身穿着衣物的商标、耐久性标签均应缝制在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

 (2)看实物质量。尽量选择吸湿性强、透气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棉纤维童装。颜色以柔和的浅色为宜,一般颜色较浅的面料色牢度较好,不易褪色,也不易沾色。

  打开包装后闻闻是否有异味,若有异味则可能是某些化学物质残留超标。

  扣子和装饰性等小物件应缝制牢固;印花部位不能有可掉落的粉末和颗粒,绣花或手工缝制装饰物不能有闪光片、颗粒状珠子、可触及的锐利边缘或尖端等。

  婴幼儿服装的领口、帽边不能使用绳带,背部也不能有绳带伸出,衣服上的绳带外露长度不超过14cm。如果有绳带,应注意是否有勒颈、绊倒、夹住等的安全隐患。


   转载自:产品安全与召回公众号